学校动态
学院首页 招生专业 成考简章
自考简章 常见问题 网上报名

语文辅导:运用“三自原则”写好话题作文!-成人高考

来自:湖北大学成教网   2011-04-15    浏览

  1999年开始,高考引入了话题作文,意在改变命题作文和材料作文所引发的弊端。它以开放性的命题形式,尊重考生个性人格的自主性,极大地发挥了考生的写作潜能和创造能力,出现了不少立意新颖、文体别致、文采斐然、题目鲜亮的优秀作文,为中学作文教育带来了一股新风。话题作文最重要的标志,高考语文命题组负责人张伟明先生概括为“三自原则”, 就是自定立意、自择文体、自拟题目。研究话题作文,不能不研究“三自原则”。只有理解了“三自原则”,才能快速而有效地提高考生的写作水平。

  一、如何自定立意

  我们必须注意,话题作文的话题并不是主题,它只是个引子。引出什么?引出材料。我们必须从单纯、直接地由话题推出主题的习惯思维中走出来,选取中间环节,即进行联想找到扣住话题的材料,再通过材料得出主题。如2001年高考话题“诚信”,江苏蒋昕捷同学联想到《三国演义》77回中“关公既殁,坐下赤兔马被马忠所获,献与孙权。权即赐马忠骑坐。其马数日不食草料而死”这一节材料,通过想象编写了人马对话,发出“物犹如此,人何以堪”的感叹,加深我们对诚信的认识。又如2002年话题“心灵的选择”,江苏一考生择取了王昭君离汉宫去匈奴前一晚的心理活动,把她欲留不愿、欲去不忍的情感抒发得淋漓尽致,表达出国家安危重于个人得失的爱国主题。因此,我认为,自定立意,比较适宜的方法是:“根据话题,选择材料,得出主题。”针对不同的话题,可以有如下三种方法:

  虚实法

  有些话题是抽象的概念(虚),有些话题是具体的物象(实)。针对这些话题,我们可以采用“虚题实写,实题虚升”的方法。所谓虚题实写,就是遇到抽象的概念,我们把它具体化,方法是添加成分,或者是落实到具体材料上。如2001年的话题“诚信”,是一个涉及品性的抽象性概念,蒋昕捷同学把它具体化为“赤兔马的诚信”,写出了佳作《赤兔之死》。另一位考生具体联系到季羡林教授替北大新生看护行李的事情,写出《凡尘三叩之诚信》,颂扬诚信是“沉甸甸的财富”,“是高贵的客人”。如2002年话题“心灵的选择”,有同学具体化为“王昭君的选择”“项羽的选择”;有篇优秀作文《一滴清水的选择》,写一颗水砂为自己的人生作出了选择大海的决定,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,在路途中面临湖泊的诱惑、同伴的埋怨、生命干枯的危险,它都坚定选择,矢志不渝,最终投入大海的怀抱,富有启发意义。近几年高考都是抽象性的话题,这种方法应该引起我们重视。

  所谓实题虚升,就是遇到具体物象作话题的时候,在选择好材料的基础上,必须上升位抽象的道理,提升主题。这里举孙犁的散文《黄鹂》(见高中语文第2册)为例。文章写了有关黄鹂的三件事情:病中黄鹂清脆的叫声使他愉悦、阻止别人枪杀黄鹂、看到黄鹂养在笼子里感受不到美丽,文章的意思似乎已经出来了,但还不深入,在作者情绪的带领下,我们最后才领悟“在一定的环境里,物才能发挥这种极致”的主题,给我们形而上的无穷思索和感愤。

  点面法

  点指局部,面指整体。有些范围很大的话题,可以采用“缩小范围,以点写面”的方法。如2002年上海卷《面对大海》这个大范围的话题,有考生就缩小为大海那边的台湾,文章通过看中国地图入手,巧妙地引出了台湾问题,想“越过这片海”,表达了众心盼归的愿望。也有同学缩小为大海中的一滴水,表达只有融入大海才有生命价值的主题。又如上海1995年的《父辈》,可缩小为写父辈中的一个人、一件事,或者几个人、几件事,像“我的父亲”之类,来状写他们的精神风貌,为一代人立传。有一则材料的话题是“人和工具”,如果不缩小范围,就会大而无当,空洞贫乏,可以缩小为“我和电脑”,写学习电脑、运用电脑的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问题和趣事,来说明工具只能被人合理利用才有价值,人不能自己堕落为工具的道理。

Copyright 2009-2023 湖北大学成教 All rights reserved

声明:本站为湖北大学成教交流信息网站,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